Product category
界面張力測定儀是用于測量液體表面張力或兩種不相溶液體之間界面張力的儀器,廣泛應用于化工、醫藥、食品等領域。其使用方法需遵循規范操作流程,以確保測量精度。以下是詳細的使用步驟及注意事項:
一、儀器結構與原理
核心結構:通常由測量探頭(如鉑金環、鉑金板)、升降平臺、力傳感器、顯示屏及控制系統組成。
測量原理:
鉑金環法:通過測量鉑金環拉起液體薄膜時所需的最大力,結合公式計算張力值(需考慮環的半徑、液體密度等參數)。
鉑金板法:鉑金板接觸液面后,表面張力使板受到向下的力,傳感器直接測量該力并換算為張力值(更適用于高粘度或易揮發液體)。
二、使用步驟(以鉑金環法為例)
1. 前期準備
樣品處理:
確保待測液體純凈(無氣泡、雜質),若易揮發需加蓋;兩種液體界面測量時,需先將密度小的液體緩慢倒入密度大的液體上方,避免混合。
樣品溫度穩定(溫度對張力影響較大,建議與環境溫度一致或使用恒溫水浴控制)。
儀器檢查:
檢查電源、數據線連接是否正常,開機前確認升降平臺處于低位。
清潔鉑金環 / 板:用無水乙醇浸泡后,用酒精燈灼燒至紅熱(去除油污),冷卻后放入干燥器備用(避免手指接觸測量部分)。
2. 儀器校準
力值校準:按儀器說明書操作,用標準砝碼掛在探頭上,校準傳感器的力值精度。
高度校準:調整升降平臺,使鉑金環 / 板在初始位置時與液面保持合適距離(通常 1-2mm)。
參數設置:輸入液體密度、鉑金環半徑(儀器標配參數,可在說明書中查詢)、溫度等信息。
3. 測量操作
放置樣品:將盛有樣品的容器放在升降平臺中央,確保液面平穩。
探頭定位:通過微調旋鈕降低升降平臺,使鉑金環緩慢接觸液面(鉑金板法則需讓板浸入液面下 1-2mm),此時顯示屏力值應接近 0。
啟動測量:
按下 “測量" 鍵,升降平臺緩慢上升,鉑金環拉起液體形成薄膜,力值逐漸增大。
當薄膜破裂瞬間,儀器記錄最大力值,并自動計算出表面 / 界面張力值(單位:mN/m)。
重復測量:同一樣品建議測量 3-5 次,取平均值作為結果(每次測量前需重新清潔探頭并調整液面)。
4. 數據記錄與處理
測量完成后,記錄顯示屏上的張力值、溫度等數據,可通過儀器自帶的存儲功能或連接電腦導出數據。
若數據偏差較大(如超過 ±0.5mN/m),需重新清潔探頭并檢查樣品狀態,排除干擾因素后再次測量。
5. 結束操作
測量結束后,升起升降平臺,取下樣品容器,用純水沖洗鉑金環 / 板,再次灼燒清潔后收納。
關閉儀器電源,整理實驗臺,清理樣品殘留。
三、注意事項
環境要求:
避免在通風口、振動源(如離心機)附近操作,防止氣流或振動導致液面波動。
實驗室濕度不宜過高(建議<70%),以免鉑金環生銹或樣品吸潮。
誤差控制:
鉑金環 / 板若未清潔干凈,會導致測量值偏低;灼燒后未全冷卻接觸樣品,可能因溫度差異產生氣泡。
樣品中若有氣泡,需靜置排除后再測量;界面測量時若兩種液體互溶,需縮短測量時間。
維護保養:
定期檢查傳感器靈敏度,長期不用時需斷開電源,鉑金環 / 板存放于干燥器中。
升降平臺的導軌需定期涂抹潤滑油,防止卡頓。
四、常見問題解決
測量值波動大:檢查液面是否平穩、探頭是否清潔,或是否存在外界振動。
無數據顯示:確認傳感器連接正常,重啟儀器后重新校準。
結果偏低:可能是鉑金環未全接觸液面,或樣品中含有表面活性劑(需重新處理樣品)。
通過規范操作和定期校準,界面張力測定儀可獲得精確的測量結果,為科研或生產提供可靠數據支持。不同品牌儀器的操作細節可能略有差異,建議結合具體型號的說明書進行操作。